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「佛光菲揚·菲聽不可」 如常法師介紹佛館「佛教海線絲綢之路」特展

佛學講座

字級

「佛光菲揚·菲聽不可」 如常法師介紹佛館「佛教海線絲綢之路」特展

【人間社 施曉華 馬尼拉報導】 2021-08-25
8月22日適逢農曆7月15日,是佛教的「盂蘭盆節」,又稱為「僧寶節」。菲律賓佛光山萬年寺「佛光菲揚·菲聽不可」系列講座,特邀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主講「佛教海線絲綢之路」。來自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印尼、香港、台灣等逾百位佛光人一起聆聽新媒體藝術特展的介紹,彷彿身臨其境。

欣逢佛陀紀念館10周年之際,特別舉辦「佛教海線絲綢之路—新媒體藝術特展」,這次展覽不僅是佛教界的創舉,也是結合跨國學術研究、考古、數位影像、數位媒體等,多元跨界組成策展團隊的首次成果展現。

如常法師在短短的1個小時,向大家講述展覽的緣起、策展歷程,以及展覽內容。緣起於4年前,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終身榮譽教授,佛學界權威蘭卡斯特希望能夠和佛館合作,把佛教從2千多年前,佛陀入滅涅槃之後,僧人是如何將佛法傳到東南亞呈現給世人。2019年蘭卡斯特教授親臨佛光山會見星雲大師,交流意願,達成共識。因緣和合組成策展團隊,有總策展人、學術策展人、技術策展人等。

自2018年開始,策展團隊於美國、香港、瑞士、台灣4地,經歷3、40次的會議始完成策展計畫。又正逢疫情蔓延全球,後期策展備加艱辛,只能在網絡上不斷開會協調,特別是最後的展覽安裝、布置更是困難重重,終於在集體創作中一一克服。

在展覽內容介紹上,如常法師詳細地解說展覽的3個單元,分別是第一單元佛教海線絲路:主要聚焦於佛教如何經由海線網絡遠渡重洋,從印度傳入中國及東南亞。第二單元緣起與弘揚:主要是從藝術、雕像、經典及建築形態,了解海上貿易如何推展佛教在各區域的傳播。第三單元海上佛教地圖:透過一連串宛如身蒞其境的劇場體驗,感受海上佛教地圖豐富的內容。

如常法師告訴大家佛陀紀念館的近況,因為受疫情的影響,減少了80%的國際旅客,這是佛館十周年面臨的一大挑戰。鼓勵大家精進修持,將共修功德回向;平日要把自己的本分做好,真正做到心無罣礙,遠離顛倒夢想。

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,讚歎如常法師的執行力,表示「心情洶湧澎湃不已,彷彿身臨其境,令人極其想念佛光山還有師父上人,託如常法師轉達菲律賓佛光人對星雲大師的問候」,並報告萬年寺美術館一直跟著佛光山佛光緣總美術館的腳步,同步展覽。

在線上的佛光人都期盼疫情早日平息,能回到佛陀紀念館,親身體驗「以嶄新的新媒體藝術科技,重現海上絲路及佛教水陸傳播的歷史文化」。
12345678910第1 / 204頁
追蹤我們